• <table id="c46cc"><noscript id="c46cc"></noscript></table>
  •   新聞動態  

    致力為客戶提供最全面、最優質的支持服務

    風口之上的SD-WAN,難道只是企業噱頭?
    2019-03-28 10:47:40?  來源:??  閱讀:
    SD-WAN也被稱為軟件定義廣域網,2014年“問世(概念初次被提出)”,5年后,SD-WAN已經成為企業網絡運營商和服務商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Gartner如此定義,“SD-WAN是構建、布置和運營企業廣域網的一種新型方法,它可以愈加經濟高效地簡化網絡布置和辦理遠程分支機構連接”,通俗理解,SD-WAN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遠間隔的網絡連接,可以幫助運營商將流量分發到其他遠程位置。

    例如,4G或許WiFi無線網絡環境下,用戶量增多,網絡便會出現卡頓,擁有多個分支機構的企業如果在某一時段線上開會,網絡質量也會因各種原因無法保證。SD-WAN出現之前,企業大多通過額外購買運營商帶寬或許CDN加速等方法來進行網絡優化和加速,SD-WAN可以幫助企業建立一個虛擬的廣域網,在現有網絡資源條件下解決不同時段企業網絡帶寬需求和和跨地域網絡連接的優化,通過集中式辦理和虛擬化下降企業分支機構網絡接入及IT辦理的復雜度。

    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SD-WAN設備銷售額將達到12.4億美元,到2018年,企業布置SD-WAN的服務規模將從2015年的不足1%增長到30%;此外,IDC也預測2018年SD-WAN收入將達到23億美元,到2021年復合年增長率將增長69%,達到80億美元以上。可以說,SD-WAN商場遠景十分廣闊。

    不同玩家分食商場,圈地為營

    據億歐了解,從企業類型來看,目前國內外從事SD-WAN的企業首要分為運營商、設備商、云服務商、SD-WAN廠商四大類。

    第一類運營商。包含英國電信、AT&T以及國內三大運營商在內,都已經推出來SD-WAN產品。例如中國電信在電信級骨干網上推出了由Versa支撐的全球SD-WAN產品,中國移動通過SPTN專網實現了Underlay方案,中國聯通提供允許阿里云、騰訊云、AWS等CSP多云接入的SDN+SR網絡。

    第二類是以華為、中興、華三為代表的設備商。華為發布SD-WAN路由器,中興通訊提出了Elastic SD-WAN解決方案,還構建了基于SD-WAN的增值運用生態圈等。

    第三類阿里云和青云QingCloud為代表的云核算企業。例如阿里云開放網絡平臺,青云QingCloud推出網絡品牌光格網絡SD-WAN解決方案等。

    第四類是SD-WAN初創企業。例如Algoblu、Aryaka、被Cisco收買Viptela、被VMWare收買Velocloud等。

    Algoblu創始人兼CEO李明(Lawrence Lee)在接受億歐專訪時表明,按照商業模式來看,商場上的SD-WAN廠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賣軟硬件解決方案,一類是以運營為主。

    “以搜索引擎為例,如果企業直接賣搜索引擎就是軟件服務商,如果企業直接提供搜索引擎出來的成果,就是以提供運營為主的商業模式。”

    在企業廣域網領域,思科、華為、華三、Viptela與Velocloud等企業是第一類,他們賣給用戶硬件或許軟件系統,用戶再去根據事務需求對系統進行裝備、辦理和升級開發。Algoblu、Aryaka是后者,提供以運營為主的服務,不賣解決方案、軟件或許硬件,而是直接提供用戶最終服務,用戶可以直接運用利用SD-WAN組成的虛擬網絡。


    李明告訴億歐,“專注于純SD-WAN事務的公司很少,披著SD-WAN外衣拿融資,通過賣VPN設備、專線、數據中心服務、SDN等事務賺錢的泛SD-WAN公司許多。”

    SD-WAN是一種高溢價服務,純SD-WAN事務毛利很高,泛SD-WAN公司多依靠傳統事務賺錢因而毛利不高。據透露,2018年Algoblu的營收過億。

    網絡加速是SD-WAN的附加值,不是本質

    李明指出,“許多人對SD-WAN的認知就是提供網絡加速,但加速只是SD-WAN服務的一個附加值,并不是SD-WAN服務的本質。”SD-WAN最大的價值是網絡資源的靈敏、彈性裝備,既能為用戶提供虛擬化的網絡,又具有足夠的彈性,運營商很難做到彈性。

    舉例來看,原先企業需求同時建設專線和購買帶寬才能滿足需求,傳統方法下,一個企業需求購買1G互聯網帶寬、300兆專線才能滿足事務需求,SD-WAN組成的企業專線只需1G就可滿足同等需求,通過調整參數,在視頻會議等特定需求下,添加或許減少網絡帶寬,點對點的專線可以達到1G,在不必專線的情況下,互聯網帶寬仍可以達到1G,此外,由于SD-WAN的彈性裝備,企業可以按照需求自由設置專線和帶寬比例。

    據悉,在Algoblu的SD-WAN架構下,虛擬化的網絡是基礎層,在此之上進行各種資源與事務編排,這樣的技能架構讓Algoblu可以在一致的底層網絡基礎上提供二層及三層的事務,包含二層端口級別的SD-WAN虛擬電路,二層彈性端口,可變拓撲的彈性專網,兼容傳統MPLS的SD-WAN骨干網,支撐BGP動態路由、IPv4和IPv6雙棧等。此架構還可以針對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靈敏定義,提供豐富的接口與客戶進行對接,實現“同一網絡,按需創建,支撐多種運用場景”。

    對比購買運營商帶寬,SD-WAN服務最大的優勢是在建立點對點之間連接后,既可以當專線用,又可以作為一般互聯網用,成本更低,由于選擇購買帶寬和專線后,無論用不必,用戶都需求交錢。

    即便現在運營商也在不斷下降帶寬價格,但對企業來說,利用SD-WAN組成一個專線的網絡成本低要低于直接購買帶寬。“就成本來看,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總擁有成本)比原來能下降30%-40%。”

    ▌SD-WAN商場真實迸發仍需時間

    本年二月份,網絡及服務提供商Zenlayer宣布與SDN技能服務商大河云聯合并,兩者將有效利用技能和產品的互補性,充分發揮網絡運營和平臺研發能力,提供包含SDN網絡和企業SD-WAN的全新云網服務全體解決方案,助力企業、云和用戶之間的全球連接。

    對此,業內有一種聲響稱,國內SD-WAN商場將迎來迸發期。

    李明表達了不同觀念,他認為區別于云服務、IT服務,通信類事務的升級換代相對較慢,企業級的通信服務表現更為明顯,從整個SD-WAN商場來看,玩家需求秉持一種謹慎達觀的態度,在產業轉型需求的驅動下,SD-WAN的發展雖然是呈上升趨勢,但是遠未達到大家想象中的“火爆”程度。

    “現在SD-WAN的發展跟云核算在2010年的狀況很像,商場有呼聲,初創企業開始進入,巨頭開始布局,但間隔真實火爆還需求2-3年時間,亞馬遜等企業用了十幾年時間來才把云核算商場做到上千億規模,SD-WAN現在還處在商場驗證階段,客戶還停留在接觸測驗時期,離所謂的“昌盛”“洗牌期”相差甚遠。”

    換個角度理解,傳統巨頭的進入恰恰說明SD-WAN商場正處于上升期,商場趨勢和遠景被大家看好,成功的客戶案例也會起到標桿作用,這種“昌盛假象”也能提升商場對SD-WAN技能的認知與認可。

    最后在談到SD-WAN未來發展時,李明表明,“云服務、人工智能和5G將會帶給SD-WAN更多想象空間”。

    保存圖片,微信識別二維碼

    微信號:18565868778

    (點擊微信號復制,添加好友)

      打開微信

    美女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