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IP骨干網建設即將啟動,全力支撐“有線+5G”融合新業態
2022-10-13 11:37:13? 來源:?? 閱讀:次
近期在業界最持續且火熱的話題便是中國廣電5G與“192”辦卡服務了,特別是9月27日廣電5G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開網服務全面完成,各家省網逐漸進入到了著手開展廣電5G品牌營銷推廣的階段。
作為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的引領者,中國廣電集團公司(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早先已在2020年攜手各方成功組建了中國廣電股份公司(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加速了有線電視“一網整合”。對外宣傳方面中國廣電明確表示擁有著4萬多公里的國家廣電光纜干線網(國干網),目前已成為唯一的國家級智慧廣電網絡運營商、綜合文化信息服務提供商、新型基礎網絡設施運營商和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
DVBCN筆者注意到,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在10月12日啟動了中國廣電IP骨干網建設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比選招標,項目資金為100萬元,盡管當前是前期分析性報告階段,但也意味著中國廣電IP骨干網的下一階段實際規模化建設升級即將到來。
新項目啟動!廣電IP骨干網有多重要?
有線電視網絡IP化升級可以說已經是一個長期化的目標,它并非是近幾年廣電網絡才提出的表述、才開始的工作,在接入網IP化的改造方面也因為過去各區域的紛雜局面整體狀況不太均衡,傳輸網方面廣電依然是DOCSIS架構為主,許多地區過去也進行了IPON、10G PON等技術的改造以適應新的傳輸業務需要。DVB也是當前有線電視網絡的主要特征,對信道傳輸而言尚能滿足4K超高清的傳輸需要,但對于更高制式傳輸如8K等已不太可行了。
中國廣電方面如其董事長宋起柱等高管也多有表示,在后續的有線電視網絡升級任務中嗎,將升級廣播電視國干網,統籌建設固移融合的傳輸承載網,建設IP骨干網CBNET,以市場業務為導向,加速千兆的光纖升級。畢竟借助700MHz無線頻率資源優勢,中國廣電為代表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行業正向著廣電、通信乃至互聯網的融合化邁進步伐,“有線+5G”、“以移代固”、“以固促移”正式成為了廣電系業務融合的發展目標。
2021年廣電總局正式公布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建設“五橫五縱”向“七橫七縱”演進的有線電視骨干網絡,并推進有線網絡雙向化寬帶化改造及終端智能化升級等。而在同期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中,依然是提出了對有線電視網絡IP化、智能化改造的需求目標。
再往前回顧2019年時總局印發的《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推動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光纖化、寬帶化、IP化改造,提升有線電視網絡對寬帶業務、交互業務、超高清業務的承載能力,拓展綜合信息服務和智能化應用新業態,建設新型家庭信息中心,實現大屏小屏融合互動等一大批任務也是在列的。同年的《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技術指導意見》中,“IP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仍是總體的技術升級方向,并有明確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全面推進IP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中的部署應用。緊跟著的2020年總局則下發了《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將推進有線電視網絡IP化、云化改造列為了“傳播域”的重點任務。
IP骨干網建設重點在哪些方面?
從上部分可以得知骨干網的IP化建設對于未來的“新電視”業務體系是極為重要的,那么這部分就要再了解下IP骨干網的升級改造重點在哪里了?
首先明晰下范圍,在《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技術指導意見》中已經做了劃分,骨干網分為國家級和區域/省級骨干網,承載廣播電視業務、數據業務及其他業務的骨干傳輸,其中國家骨干網實現31個省級有線電視網絡以及與其它網絡的互聯互通,而區域/省級骨干網則要實現轄區內有線電視網絡的互聯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廣電作為主要編寫單位制定的《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技術實施指南(2020-2023年)》中也確定了骨干網是以各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為節點的網絡,含國家級和省級兩個層次,由骨干光纜線路、骨干傳輸網和骨干數據網三部分組成。此外多提一點,中國廣電在報送工信部備案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省際干線傳輸網滾動規劃(2020-2022年)》中,提出了國家級骨干光纜線路要以現有“三橫三縱”為基礎,建設“五橫五縱”,并向“七橫七縱”演進,向“五橫五縱”的演進其實也是至少在5年前就已經提出來了。
在總局的《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也曾指出,要建立基于IP協議的承載和業務標準體系,加快推進有線電視網絡IP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妥推進有線電視網絡向互聯網拓展延伸。而《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技術指導意見》還有提到,對有線電視網絡國家骨干網和區域/省級骨干網的建設應統籌規劃、協同推進,在升級改造過程中應優先改造性能劣化嚴重的光纜干線設施。
在中國廣電的規劃中,為推動骨干傳輸網逐步過渡到全國一網,國家級骨干傳輸網和應省級骨干傳輸網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建設覆蓋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市、332個地級市的骨干傳輸網。而骨干數據網則就要基于IP技術,主要由路由交換設備構成,以DWDM/OTN等作為物理傳送通道,能夠實現多種業務綜合承載的網絡。對于未來的目標中,中國廣電先前明確要打造全IP化的新型網絡,加快干線光纜傳輸網、廣電寬帶數據網、分布式廣電云數據中心、新型融合智能終端、有線無線融合網的改造升級,進而能支撐起多領域的新業態融合服務。
IP骨干網承載作用體現在哪里?
廣電IP骨干網的進一步演化主要是為了適應后續的多業態支撐,特別是對于廣電網絡“有線+5G”的發展目標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其還在著力打造廣電5G融合視聽服務平臺、中國廣電云平臺、全國有線電視互聯互通視聽融合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
在其骨干網建設中,未來需要全面滿足智慧廣電骨干承載,能保障開展全國性政企業務、文化大數據專網承載等,初步支撐5G示范應用。按照技術路線,可首先改造經濟發達城市、業務需求量較大城市之間的高速直連網,提升重點城市之間的骨干承載能力;其次輻射全省區域,逐步替換原有的SDH/MSTP傳輸網絡,以確保安全傳輸。
按照規劃,國家級數據中心與其他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通過廣電骨干網進行互聯,進而實現多數據中心間的互訪。而國家級骨干傳輸網覆蓋到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能夠滿足承載智慧廣電業務需求,支撐全國性政企業務、文化大數據專網承載等,支撐有線和5G一體化融合發展,并可以支持全國范圍內業務的快速靈活調度。
省級骨干傳輸網業務側與各省政企業務平臺、文化大數據平臺、垂直行業應用平臺等業務平臺所在數據中心出口路由器對接,完成以上業務波分直達的承載需求。骨干數據網則承載 “廣播電視”及“政務、服務、商務”等多種類型業務,骨干數據網還具備著與5G核心網對接的功能,承擔起與業務平臺所在數據中心進行對接的作用,涉及到了如全國各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業務承載需要。
在具體業務承載方面,如以超高清視頻業務為例,骨干網的IP化升級將為廣電未來新視聽起到傳輸層的支撐提級,按照廣電總局2022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發展的意見》,要求各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要積極開展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加快高清超高清電視機頂盒推廣普及和智能化更新迭代,將高清頻道集中列入傳輸頻道表的靠前位置。分階段時間表方面:自2022年7月1日起,有線電視網絡新增傳輸的電視頻道應為高清超高清頻道,具備條件的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可結合本地實際逐步停止傳輸有線電視網絡中的標清頻道信號;自2023年1月1日起,有線電視網絡新增機頂盒應主要為超高清智能機頂盒;到2025年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高清超高清機頂盒普及率顯著提升。因此廣電骨干網的承載能力仍是需要不斷提升的過程。